台大聽演講心得 | 080428

|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 Challenges & Solutions
(Diane H. Sonnenwald)

  本週一到台大圖資所視聽室聽演講,主題是有關學術協同合作的挑戰與解決方案。Sonnenwald女士先介紹學術協同合作的挑戰,並以實例研究輔助說明。演講期間,有許多在座的參與者向Sonnenwald女士發問,其中談到協同合作最大的困難在於信任與尊重,而勇於發問表達則有助於溝通成效。

  因為聽不太清楚,所以到Sonnenwald女士提供的網址參考,Challenges in sharing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examples from command and control (http://informationr.net/ir/11-4/paper270.html),以下針對該網址談及如何有效分享資訊的部分做簡略翻譯與整理。

*意識到差異存於分享符號的意義
不同社會團體、組織與學科可能會發展獨特符號的意義,例如向我們常見的交通號誌,或是學術界常用的專業術語。有時相同的符號可能會有多種不同的含意,有時需要從其他人的行為與反應提供線索,以幫助辨別符號意義解讀的差異。對於共同工作的人,經過一段時間可以建立相同的基礎,且有必要去辨識與解答對符號意義解讀的差別。

*分享資訊的意涵(言外之意)
假使一個小孩要去觸碰爐上滾燙的鍋子,附近的成人會立刻警告小孩,並解釋鍋子是滾燙的,如果手碰到會被燙傷。然而如果是一個少年,要去端滾燙的鍋子,而未戴防燙手套,附近的成人則會提醒少年鍋子很燙,但不會做進一步的解釋。因為成人預先假定少年已經知道未戴防燙手套直接去端滾燙鍋子的影響。在協同合作的某些情況下,也會因為傳送者的預設心理,無法使分享資訊的意涵能更清楚的傳達給資訊接收者。

*了解分享資訊中情緒的表達
個人會以言語中的情感以輔助傳達資訊。相同的字彙可能會依據傳達情感而有不同的意義。如果是以開心放鬆的口氣來傳達資訊,表示事情並未如想像中嚴重。而如果以焦慮不安的語氣來述說,則表示講者可能含有指責的意思。

*重建信任
信任有許多定義,綜合其義則可以指為心理狀態能接納因對他人行為或意圖持有正向期望所可能造成的傷害。信任牽涉到風險或損失的可能性,相互依賴或對他人的依賴。不信任則有相反的意涵,表示只對他人行為或意圖有負面預期,沒有風險且獨立於他人之外。

  覺得Sonnenwald女士提供的解釋與說明,非常平易近人,且能理解到傳遞訊息過程中,人是主要的關鍵,可能會因為人對對符號有不同解讀方式、對接收者存有預設立場、對資訊或說話語氣有不同的詮釋方式、對雙方的信任與尊重,而導致不同的結果。這些變動因素即是協同合作中所面臨的挑戰。因此在協同合作過程中,不應預先假設彼此都有相同處境立場,而要加強對彼此的了解,以信任尊重態度充分溝通。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