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課後心得 | 080507

|
Assessing knowledge assets: a review of the models used to measure intellectual capital (Nick Bontis) [報告者:逸茹]

  本週報告的文章主題是評估知識資產,與探討用以衡量智慧資產的模型。報告一開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逸茹提出一連串腦力激盪的問題—對知識的定義為何?知識的來源為何?我們又如何去發現知識,如何評估知識的呢?

  關於對知識的定義,我們常常將能夠學以致用的東西,視為知識。然對於未學以致用的東西,有可能是還沒有找到立足點,或是還沒有發現其用處,所以先放在檔案資料庫中,直到某一天能派上用場或突然理解其意義時,才意識到其為知識。這個概念讓我想到與老師之前提過的“Meta-Knowledge”很像,其中knowing what we know的範圍中分別有我們記得remember與忘記forget的部分,而外圍則是knowing what we don’t know的部分。一旦我們能將the knowing用以做更好決策與採取更好行動時,我們則能意識到the knowing就是所謂的知識knowledge。

  對於尚未學以致用的東西,有時很難立刻分辨哪些會成為有用的知識。因為尚未學以致用的東西可能必須先與其他知識經驗結合,才能轉變為有意義的知識。這就好像以前看書時,覺得有些書的內容對我來說太過艱深,常因為看不懂,無法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寓意,但過了一段時間,因為有了人生歷練或一些先備知識,再回頭看這些書時,發現自己竟能體會書中所描寫的意境了。

  關於知識的來源,則直覺地想到圖書資訊領域對知識來源的定義:

        資料→資訊→知識→智慧

  在知識未形成以前,最原始的是資料,通常只是零碎的數字、圖表、符號等事實,然而當資料被接收而賦予其意義與價值,則轉變為資訊,之後由於經驗的累積,對相關事物有深層的了解,則轉變為知識,最後因為對思想與人生議題有透徹觀察力與判斷力,則成為智慧。而有個公式K(S)+△I=K(S)+△K(S),此公式所表達的是原有的知識結構K(S)在接收新增的資訊△I後,則會對原有知識結構改變,產生新的知識結構K(S)+△K(S)。在一個組織中,通常有負責將資料統整的人,並將資料賦予其意義,使之轉變為資訊(新增的資訊△I),之後再將資訊提供給相關執行者,相關執行者則根據過去的經驗與實行的方法,以其具備的知識,參照新增的資訊(原有知識結構K(S)+新增的資訊△I),對原有的知識結構產生改變,進而創造出新的知識結構。

  至於要如何評估知識資產,報告中提到許多相關的衡量工具,個人認為在還未發生效用以前很難評估知識資產的價值,可以預估但不應限定知識資產的價值,因為知識資產的價值可能會受到使用方式與時機的影響,創造出更大價值。

0 意見: